|
杭州:垃圾分类“新时尚”改变一座城今年是全省生活垃圾治理“一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五年全面决胜”的收官之年,杭州作为全国46个垃圾分类重点城市之一,这五年举全市之力,创新实践全方位政策体系、全链条处置体系、全覆盖回收体系、全社会价值体系、全落地责任体系、全过程保障体系的“六全”模式,向省委省政府交上一份高分报表。 “六全”模式 推动生活垃圾治理体系现代化
19日一早,秋雨如烟。杭州市华景南苑小区内,陈阿姨一手撑伞,一手拎着两袋分好类的垃圾,把垃圾分类投放至指定桶内。这样的自觉行动早已成为她的习惯。 每个人的努力凝结成1200多万人的合力,每个家庭的行为扩展到千家万户的践行。自《杭州市深化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施行以来,杭州在这件“小事”上,有法律法规支撑,有市民全员参与,有志愿者全程引导,有“垃分人”全程发力,践行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的社会氛围越发浓厚。 杭州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转变首先得益于顶层设计,得益于制定了全市域的地方性法规和资金保障机制等。 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杭州打造全落地责任体系。市委市政府牵头抓总,市区两级分类办统筹协调,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联动,层层抓落地,形成由14个区、县(市)和21家市直部门组成的目标矩阵,健全责任传导机制,全市排名、区县市绩效榜、街道乡镇排行榜、村社红黑榜,月月张榜通报。 动若风发,杭州构健全链条处置体系。实施“撤桶并点”,提升改造垃圾分类投放点、集置点,“定时定点”覆盖率达98%。实现生活垃圾处置从“填埋为主”到“全量焚烧和生物处置”的历史跨越。已建设焚烧设施10座、易腐垃圾处置设施11座,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较好满足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置需求。 与此同时,杭州以全覆盖回收体系为重点,大力推进生活垃圾清运与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按每1000户设置1处回收站房的标准,建设回收站房3667个,以街道为单位对具有价值的可回收物统收统运、应收尽收。 行走在杭州大街上,看得见的是整洁街景,看不见的是星级达人们的努力。 方潇溟就是其中一位,他是杭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四星级达人。“哪个村没有把垃圾分好,我就‘赖’在村里,手把手指导,一天没有完成就赖一天、两天没有完成就赖两天......直到完全落实好再转战下一个村。”他戏言自己是当地的“老赖”。 如今,杭州组建了324名星级达人市级宣讲团,采取城区轮值制,活跃在一线,320支志愿服务队、1.3万余专管员的队伍参与监督指导,“八进”入户宣传铺天盖地...... 党建引领、全员参与、示范带动,全方位浓浓的社会氛围营造,不断凝聚起这座城市的共识。杭州因此越来越美丽。 一位博主写到:有幸去过一次杭州,杭州西湖的美景没有打动我,杭州的美食也没有打动我,杭州的龙井也没有打动我,而给我触动最深,印象最深的就是杭州市容市貌的干净整洁。 杭州各地创新垃圾治理亮点纷呈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杭州各地践行使命担当,勇于创新,推动全市生活垃圾治理迈上新台阶。 上城区“清道夫”打通资源回收“最后一公里” “每次听到音乐,就知道来收废品了,他们这个车子蓝白相间,很好找。”如今在上城区,会唱歌的垃圾回收“小蓝车”很受欢迎。 上城区以政府为主导,搭建“1+14+N”体系。区级成立“清道夫集团”牵头运维,14个街道引入专业化实体公司负责具体运作,辖区各社区、小区建立N个回收网点服务平台。现已吸收波普环境、物尽其用、小宝科技等10家企业参与;同时按照1个生活小区设置1个回收网点的要求,有效利用社区用房,小区集置点、垃圾房改造用房等空间资源建设网点。结合共同富裕“幸福邻里坊”建设,还将部分网点打造成“清道夫·幸福驿家”示范站点,设置物品回收交易、垃圾分类宣教、歇息充电、儿童游乐、快递代收等便民服务功能区。 如今,“清道夫”再生资源回收渐成体系,回收网点开到居民家门口。同时,以“固定+流动”、线上+线下、小区+辖区的运行方式,确保回收网点规范化运营。全区已建成再生资源回收网点383个,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逐年递增。 萧山区“四定一撤”,扮出乡村高颜值 “垃圾垃圾不乱抛弃,变废为宝很有意义,建立分类的新观念,文明就在你我心里……”《垃圾分类歌》的音乐声响起,村民裘林安就知道专线收运车来了,赶紧停下手头活,带上分好类的垃圾和智能卡,去指定点位倒垃圾。 裘家坞村是萧山区首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四定一撤”试点村,垃圾收运车像公交车一样,按每个收运站点串起的固定收运线路,定时逐点收运;村民在相应时段前往收集点位,让分好类的垃圾“坐上公车”。 上车前,车上的智能设备会识别村民的“智能账户”,给垃圾拍摄“证件照”,将重量、分类质量等信息上传至区生活垃圾智能监管系统,并在账户内记入相应积分,供村民兑换日常生活用品。 去年3月开始,该区全面启动农村生活垃圾智慧分类“四定一撤”模式,定点投放、定车运输、定时收运、定向处理、撤桶入户,目前已实现全域333个行政村全覆盖。此举不仅培养了村民们分类的习惯,更成为美丽乡村的“标配”。 余杭区径山镇全程民主、全域深化、全链服务,打赢决胜战 径山镇以全程民主凝聚工作合力。制定了垃圾分类民主协商“十法”,通过线下、线上协商,让垃圾分类走向深入。将分类目标、具体任务分解到每个村民小组、居民小区、楼道,狠抓责任传导。充分发挥垃圾分类专管员作用,组建前溪大妈、时尚蓝天队等15支志愿者队伍,全过程参与。 该镇以全域深化完善分类体系。全面实施非居民单位生活垃圾收费制度,抓实公共场所限塑、一次性用品禁用等措施,推动源头减量。创新农村版“虎哥”低价值物品回收模式,实行定时开放和预约上门收集。搭建镇级垃圾分类系统平台,实行全过程监管评价。 同时,以全链服务提升分类实效,宣传到边到底,督导入深入细,指导落地落实。由联村组团、业务科室等组建工作小组,实行村社、企业、商铺等垃圾分类全程指导,持续开展示范创建活动,以点带面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全域示范的径山垃圾分类解决方案。 富阳区“四治”融合,助力垃圾分类“微循环” 富阳区建立“精治、善治、共治、智治”相融合的基层治理体系,打通垃圾分类“微循环”。构建“1+1+X”精治体系。1套垃圾分类责任保障制度;1套全区统一的垃圾分类工作标准;“X”套若干基层治理制度,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提升善治水平。各乡镇、街道联合开展“牛奶盒资源回收实践行动”。永昌镇、万市镇首推定户赋码管理,富春街道首创生活垃圾投放亭“四度一率”星级评定制度。 凝聚共治合力。组建一批以专管员为核心的专业队伍,以“八大先锋队”为核心的志愿队伍,以综合执法为核心的执法保障队伍,实现桶边督导、“八进”宣传、执法兜底全过程参与、全区域覆盖。打造桐心姐、银发志愿队等一系列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金名片”,发挥“达人”效应。 打造智治样本。新桐乡引入智能称重系统,实现“一户一码”全覆盖。东洲街道引入智能设备,成立垃圾分类 “文明银行”,实现“以废易物、以废变现”。 建德市数字赋能,让垃圾分类“so easy” 建德市通过数字赋能,狠抓“垃圾分类”源头管理。 独创“美好账本”,创新从手工记账到数字记账的“积分制管理”新模式。每月对每户的垃圾分类进行在线评分、申请加分、自动算分、自己查分、榜单排名,形成互看互比、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同时,整合各方资源,形成美好治理贷、美好消费券、美好体检单等组合激励套餐,通过“美好账本”积分兑换,助力“垃圾分类”。 持续推进使用农村生活垃圾智能收集系统。目前农村数智芯片覆盖率达到69%,方便收集车一站式称重记录统计。垃圾分类督导员们依托手机端APP,即可开展“云督查”,“一键”准确查询分类是否准确、识别袋装垃圾来自哪户,实现生活垃圾投放可溯源、可管控,助推农户垃圾分类准确率超过85%。 为解决装修垃圾治理中的痛点、堵点,该市还创新建设“装修清废”一件事数智应用场景,首创垃圾不落地智慧收运新模式。 采访札记: 杭州不应当仅仅是浙江的杭州、中国的杭州,也应当是亚洲的杭州、世界的杭州。全市上下正全面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持续开展城市环境品质提升,不断推动全市生活垃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将为这座城市锻造美好的生活底色,更为明年9月召开的杭州亚运会增色添彩。 杭州通过五年持续攻坚,全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无害化处理率、资源化利用率均达100%,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达61.3%;自2020年起实现生活垃圾“零增长零填埋”,焚烧、易腐处置设施县县覆盖。累计创建省级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473个、示范片区38个;市民生活垃圾分类“五度一感”总体逐年提升,2021年全市生活垃圾分类社会评价知晓度97.19、参与度92.25、满意度89.25、支持度98.59、信心度96.34、获得感91.48。各项指标持续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在住建部2020年第三季度以来全国46个重点城市排名、全国地级以上大城市评估中连续8次位列前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