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州市垃圾分类水平稳居全国前列在鼓楼区军门社区,垃圾桶安装芯片(画框处),通过在墙上的读取器(画框处)“打卡”进出垃圾屋。 福州城区自2019年5月起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福州市人大同年8月30日通过《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并于2020年元旦起施行,让福州垃圾分类管理有法可依。近年来,市城管委通过持续开展“飞行检查”“千名城管干部进小区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等,不断巩固提升垃圾分类管理水平。 当前,福州城区垃圾分类全覆盖,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46.4%,资源化利用率达87.7%,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在住建部考评排名中稳居全国大城市第一档。 “三端四定”显成效 自全面推行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以来,福州在全国首创“三端四定”分类模式,实现前端分类投放、中端分类收运、后端分类处置的垃圾处理闭环体系。 持续提升前端分类设施。城区建成分类屋(亭)5358座,完成省级新扩建100座任务,提升改造1245座,配备分类管理员5449名,严格落实屋亭“八有八无”标准,分类管理员开展桶边督导。 中端分类收运提质增效。城区严格落实“不分类不收运 不分类不进站”,强化分类收运监管。600余辆垃圾运输车分类标识全部更新,310余辆安装“智能视频监控报警装置”和“右侧盲区预警系统”。已设置小区“公交站牌式”收运线路326条、站牌(点)1363个。3万余个沿街商铺开展“摇铃上门”分类收运。 后端分类处理设施完备。红庙岭建成了设施完善、技术先进的垃圾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2022年,红庙岭建成管理服务中心(含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展示厅),基本完成园区基础设施、生态修复和景观提升,构建了“12+1”的实景科普教育体系,申报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分类执法与宣传服务并重 福州持续开展垃圾分类宣传。2022年,市城管委按“一月一主题,一季一高潮”模式,每月开展全市范围垃圾分类主题宣传;创新利用宝宝巴士、抖音短视频及广播微情景剧开展分类宣传;持续开展“千名城管干部进小区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活动,累计有3万余人次参与。 强化分类督查执法。市城管委每周开展“飞行检查”,每月随机抽查五城区100个小区,评比垃圾分类“十佳”“十差”;每月对五城区分类绩效考评排名进行通报,每季度对县(市)区开展绩效考评;联合市效能办开展分类督查。 依托《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的施行,市、区城管部门持续强化垃圾分类执法。其中,2022年已纠正分类违规行为15.8万余起,查处1.58万余起,罚款213.22万元。 垃圾分类工作亮点频出 在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过程中,各县(市)区政府以及垃圾分类企业形成了各自的亮点与特色,助力全市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 鼓楼区推进环卫一体化模式,实行“一街一策”收集、“一小区一策”转运、“一户一码”垃圾分类精准督导。福州大弘朗洁环保有限公司率先在鼓楼区军门社区给每个分类垃圾桶安装了RFID芯片,分类屋内安装读取器,所有垃圾桶必须通过“打卡”的形式进出分类屋。15分钟内垃圾桶就要回到垃圾分类屋,保证路面实现“无桶化”,不造成二次污染。目前,鼓楼区正在逐步推广该模式。 台江区全市首创在29座垃圾分类精品屋设立“闲置物共享货架”,率先试点闲置物品交换服务。该模式是垃圾源头减量的有益尝试,有效促进小区内部闲置资源流动,同时能够很好地保障分类屋内部环境整洁。 此外,仓山区强化科技手段运用,利用无人机喊话宣传垃圾分类;晋安区创新利用闽剧进社区宣传垃圾分类,获央视报道;马尾率先组建全市首支生活垃圾综合督导队、全市首个垃圾分类执法队伍,强化日常管理、误时治理、规范收运、检查考评等。 值得一提的是,垃圾分类企业也积极主动作为,为福州垃圾分类工作增添了亮色。例如,福建东飞环境集团有限公司创新研发“公交化”垃圾分类收运系统,以小区为站点、垃圾当“乘客”,通过事先掌握收运小区垃圾桶数量、估算工作时间,制定出合适的“公交”路线图,定时定点高效收运垃圾。 福州大弘朗洁环保有限公司开发投用的环卫智能化监管平台,将公司垃圾运输车、收集桶纳入智能监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