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阳一天产生多少餐厨垃圾?拒绝“舌尖上的浪费”,餐饮业大有可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全面节约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也明确提出,在持续提升传统消费时,要“坚持不懈制止餐饮浪费”。 米粒虽小,尤见礼义廉耻;节约事微,可助兴国安邦。 今年2月份以来,餐饮业开始快速复苏,商超零售业也持续稳定增长。这一过程中,“舌尖上的浪费”是否有故态复萌的迹象?在强化节约意识、减少粮食浪费、妥善处理余量食物方面,沈阳又有哪些新的探索和实践?日前,沈阳发布客户端、沈报全媒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餐饮消费需求提高 个别食客节约理念掉线 连日来,记者走访多家酒店餐厅,以及商超现场加工食品柜台,倡导光盘已在沈城商家和市民中形成共识,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推广半份菜、单人餐、环保打包盒等已经成为餐饮行业节约粮食的普遍做法。 在和平区天津南街一家餐厅,记者看到,顾客用餐完毕后,服务员会主动询问是否打包。一桌4位顾客当天点了218元的套餐,其中锅包肉和捞汁什锦两道菜光了盘,西红柿炖牛腩、水煮肉片、湘炒有机菜花3道菜都有剩余,用餐盒打包带走了。 在于洪区和谐广场附近的一家花园酒店,包房客人在点餐时,服务员会给出菜量提示。其中一间包房坐了6位顾客,点餐时,服务员告诉顾客,8道菜正好,多了吃不完。自助餐餐厅里,也张贴着节约粮食、少量多次取用的提醒。 不过个别浪费行为仍然存在。 随着餐饮业的复苏,婚宴也明显增多。在铁西区一处宴会酒店,春节后每到周末都有新人举办婚礼,每桌婚宴包含18道菜,最便宜的价格为1399元。就在上周末的一场婚礼中,有一桌宾客吃得特别少,鸡、肉、鱼、米饭、饺子等食物几乎剩下三分之二。“挺浪费,但是饭菜太凉了不好吃,大家又都有事急着走,没人打包。”一位参加婚礼的市民说。 在一家五星级酒店自助餐餐厅,工作日午餐时段客人也不少。记者看到有个别用餐者的餐盘中,还有没吃干净的羊排、比萨等,直接叫服务员把餐盘撤走了。 青年大街上一家超市的餐饮区,每天都会现场加工售卖多类中西式餐食,不少顾客购买后现场就餐。晚上8点半之后,随着超市打烊时间临近,还有少量寿司、蛋糕、肉类没有卖光。服务员说,按照规定,这些食品当天制作当天售卖,卖不完就要销毁。 食材废料+剩饭剩菜 沈城一天产生多少餐厨垃圾? 在长白岛一家24小时经营的餐厅里,后厨摆放着两个餐厨垃圾专用桶。工作人员说,每天都会有餐厨垃圾收集车上门来收运餐厨垃圾。打开一个餐厨垃圾桶,记者看到里面有菜叶、果皮、蛋壳、骨头等食材废料,还有少部分剩饭剩菜。 全市餐饮机构、各级学校食堂、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等非居民厨余垃圾的量有多大?目前,沈阳一南一北两家大型餐厨垃圾处理厂负责市内9区餐厨垃圾收运处理工作。 通过对两家餐厨垃圾处理厂的采访记者获悉,在常态化下(非寒暑假),全市餐厨垃圾收运总量日均能达到650吨左右。通过预处理+厌氧发酵等工艺方式,餐厨垃圾中的废油、废水和废渣分离开后,分别可加工制成工业级混合油、生物柴油,以及沼气。 部分商超直接折算出了报废掉的食品成本。沈阳某大型连锁超市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连锁超市每月销毁掉的现场加工食品,按照加工成本计算,约有6000元左右。同时,对于包装食品和饮料来说,临保期7天就会下架,退回厂商处理,或自行直接报废,这部分没有准确的统计数据。 加工、售卖、就餐 各环节都有节约空间 “持续倡导的反对食品浪费、节约粮食观念,已经非常深入人心。”多年来一直关注“舌尖上浪费”这一问题的市人大代表、沈阳富华花园酒店工作人员阎晓倩说。 从餐饮企业的角度来说,经过阎晓倩的调研发现,通过《反食品浪费法》的实施,以及绿色餐饮企业创建等一系列活动,有效增强了全市反餐饮浪费工作力度,餐饮企业纷纷推出了半份半价、小份菜,为消费者分类打包等做法。从她自身工作的酒店来说,工作人员通过在点餐、取餐环节对顾客反复提醒,以及顾客的配合,已经将餐厨垃圾量降到了近年来的最低水平。“我个人在外出就餐点菜时,也经常会听到‘不够吃再点’的建议。”阎晓倩说。 同时,在加工环节,一些大型餐饮企业,已经通过集中备料减少损耗、按需加工提高利用率、加强库房管理减少食材过期浪费等方法提升经营水平。不过,这个环节仍有节约的空间,“比如说制作水果沙拉时经常会扔掉一些边边角角,但实际上很多是可以食用的。在烹饪一些蔬菜时,有的只用到梗,有的又只用到叶,中间都会造成一部分浪费。”阎晓倩告诉记者。 从顾客的角度来说,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出现了一些补偿性餐饮消费,时而出现点餐时多点一两道菜的情况。尤其在一些宴请上,点餐过量的情况相对较多,结束后也往往不会打包。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近期宴请或受邀出席宴会的市民,他们纷纷告诉记者,出于“面子”原因剩饭剩菜很难打包。主人怕客人笑话自己抠门;客人没掏钱,也不好意思打包带走。 “目前来看,零售企业出现的浪费情况也非常值得关注。”阎晓倩提出。这是因为从流程上看,餐饮企业是在顾客点餐后再进行加工,而零售企业是先加工后售卖,比如寿司、面点、盒饭、熟食等,如果对销量预估不准,很容易在保质期内售卖不完,只能报废变成餐厨垃圾。 从免费发放到打折销售 餐饮零售企业都有节约新举动 每天上午10点,文化路81号一家快餐厅门前,都会有一台贴着“余量食物领取站”标志的冰柜亮相,里面整齐地码放着香骨鸡、辣翅、华夫饼等包装好的冷冻食品。“已经持续一年多了,前一天餐厅没卖完的余量食品,我们会低温快速冷冻,第二天上午10点免费向有需求的市民发放。”该餐厅工作人员说。不一会儿工夫,冰柜里的食品就被在周边工作、居住的市民领取一空。 记者看到,免费发放的食物包装上写着“非即食餐饮食品”,需要在领取当天烧熟煮透后尽快食用。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前提下,该餐厅让余量食物物尽其用的做法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外卖平台上,还有餐饮企业上线了份量提示,通过标注“1人份”“2人份”便于顾客选择,一旦点餐量过多,系统还会自动跳出“点餐请适量”的提示。 除了餐饮企业,沈城部分零售企业也在探索节约食物的新途径、新尝试。 记者走访发现,howdy超市、盒马超市在每天闭店前都会对现场加工食品进行打折销售。同时为避免浪费,还会在外卖环节进行赠送。市民高女士告诉记者,有一天晚上她通过外卖平台在超市下单买了4块米糕,收到货时发现是6块,联系超市才知道多出来的2块是当天生产出来卖不完赠送给她的。 大润发超市则对临期的包装食品制定了不同的打折销售策略:保质期3-6个月的商品,临保期30天5折销售、临保期20天3折销售、临保期10天1折销售;保质期6-12个月的商品,临保期45天5折销售、临保期30天3折销售、临保期15天2折销售、临保期10天1折销售;保质期12-24个月的商品,临保期60天5折销售、临保期40天3折销售、临保期20天2折销售、临保期10天1折销售。 另外,沃尔玛超市近期与公益机构共建了零售业首个“全国性余量食物捐赠网络”,由公益机构选择被捐助家庭和个人,项目运营更加标准化、可持续,目前该项目正在大连试点。很快,沈阳地区的山姆会员店也会参与其中。 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数字化大有可为 杜绝“舌尖上的浪费”,需要餐饮、零售企业在供应端优化供应,消费者在需求端提高节约意识。除了“两端”共同发力外,数字化的广泛推广和应用,也是重要一环。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目前沈城部分学校建设的智慧食堂,在节约方面做了非常好的示范。 沈阳市第五中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学校与餐饮企业合作进行了智慧食堂建设。上学期间,家长可提前一周在手机上预定好当周学生的食谱,学生就餐时,只需要通过在智能终端前刷下脸,工作人员就会将新鲜可口的饭菜递过来。家长通过手机客户端不仅能看到孩子们吃得怎么样,还能查看原料采购、检测报告、从业人员资质等全部相关资料。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智能化的方式,学校可以按订单采购制作,避免浪费的发生。“学校2000余名师生,此前每天会产生7大桶左右的餐厨垃圾,现在1桶都不到。”该校负责人说。 与此同时,国内已有城市出现“无废”智慧餐厅模式。在济南一家智慧餐厅内,每个菜式前方都有一个固定的感应区和显示屏,将餐盘放在感应区上,夹菜后,显示屏就会显示对应的菜名、重量、价格等信息,按克计价售卖,用餐人员根据自己的喜好适量取餐付款。此前这家餐厅每天产生的餐厨垃圾超过200公斤,通过智慧餐厅系统管理,就餐人员的光盘率能达到95%以上,每天约200人用餐,垃圾只有约2公斤。不仅如此,餐厅产生的所有餐厨垃圾还可在负一层就地处理,减少储运过程中的二次污染。 部分沈城餐饮业人士认为,通过加强数字化管理,优化重构采购、加工、点餐流程,以及做好剩菜量统计分析,重新设计菜单、加强各类食材的搭配和充分利用,甚至探索推广食材资源共享,都可以进一步避免“舌尖上的浪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