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看垃圾分类“先行者”如何引领“新时尚”沈阳市自2017年被列为国家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以来,已经有5年多时间。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的工作中,各地区、各部门涌现出一批爱岗敬业、勇于创新、业绩突出的先进模范人物和分类工作先进集体,市分类办连续两年召开沈阳市生活垃圾分类先进典型选树大会,并为其颁发了荣誉证书。下面,让我们看看荣获“沈阳市生活垃圾分类百佳市民”的三位代表,看看他们是如何分类的。 杨锦翎(右) 杨锦翎:垃圾分类要走群众路线 杨锦翎今年3月调到大东区前进街道启悦社区任书记兼主任,此前她是前进街道东榆社区书记。“我自己就住在东榆社区,既是单位又是家,自己家的环境,能不上心吗!”她笑着说。 东榆社区从2019年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现在社区内已经完成“撤桶并点”,居民每日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垃圾。杨锦翎说:“刚开始居民肯定不够配合,那‘家里’有矛盾了咋办?好好沟通呗。”一到休息日,杨锦翎就到居民家中进行指导,邻里邻居的都认识,对她没有戒心,她也实心实意地为大家解决问题。“像我们社区的冯姨、郝姨,年龄大了,儿女又不在身边,正确分类对她们来说确实有困难。”杨锦翎设身处地地为居民着想。像这样的老年居民,她跟志愿者们一遍遍入户做知识普及,并为他们购置垃圾桶分别放置在厨房、卫生间、客厅,方便老人记忆和投放。 在前进新村小区开展“撤桶并点”设置投放点位之前,杨锦翎研究小区院里的网格图,试验投放的距离和时间,再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同时动员每栋楼选出志愿者,分上、下午对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指导。从事社区工作多年,杨锦翎经历过不少重大活动,但像这样需要动员社区每一位居民参与的并不多,“当时我和同事一起看了不少文件、资料,带着社区的党员、居民骨干、志愿者一起想方设法推进分类工作。” 调职到启悦社区后,垃圾分类的工作依然没有落下。“启悦社区是前进街道新成立的一个社区,现在主要通过开展多样的宣传活动,为科学地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做准备。”杨锦翎说。 分类经:就餐时避免浪费,量力而行,尽量做到“光盘”,不吃太多、不铺张浪费,既有利于身体健康,也能够减少厨余垃圾量。 曹立伟 曹立伟:说难也不难,习惯成自然 曹立伟今年刚过50岁,家住于洪区南阳湖街道睦邻社区,因为积极参与分类、分类分得细致认真,在社区里小有名气。社区书记赵悦说:“他垃圾分类积分高,在整个街道都名列前茅。”社区干事说:“每次入户宣传也好,园区内做分类活动也好,人家都可配合了。”分类督导员说:“他垃圾分类分得可细了。”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问曹立伟如此积极参与分类的原因,他答:“几年前看了一个电视节目,说垃圾分类可以减少环卫工人的工作量,还有利于环保,当时我就想,咱沈阳啥时候开展垃圾分类,我肯定积极配合。”一瞬间的想法就这样在脑海中生了根,沈阳市开展垃圾分类后,曹立伟说到做到。每天上班时将两袋垃圾带下楼,一袋其他垃圾、一袋厨余垃圾分开投放,可回收物家中攒一攒,周末投到可回收物回收箱中,每次分类投放后顺便用手机积分,隔三差五还能换点过日子用得上的小礼品。 记者问他:“都说您分类做得好,您是通过什么渠道学习的分类知识?”曹立伟答道:“垃圾分类说难也不难,咱们在家做饭时候、吃剩的饭菜都放一个垃圾袋里,可回收物放一个地方,剩下的垃圾基本就是其他垃圾,放一个垃圾袋就行,习惯了就也不用特意记了。” 分类经:做菜的时候在橱柜上挂一个厨余垃圾盒,这样就能保证厨余垃圾不会和其他垃圾混起来,然后直接倒到垃圾袋里就行了。 都振东(右) 都振东:让邻里互助发挥最大效能 2020年,铁西区保利心语花园社区刚刚开始打造垃圾分类精品示范小区,都振东主动到社区报名做生活垃圾分类志愿者,三年时间里,不管是入户宣传还是园区巡视,不管是社区活动还是协助居民分类,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刚开始对垃圾分类知识不熟悉,都振东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分类大讲堂”,他说:“得自己学会了,自己家先分类,才能影响别人。” 在集中投放点没有督导员的时间段,有居民投放垃圾但分类不清楚,只要他在园区里碰上了都会上前帮忙,再唠上几句家常,顺便普及点分类知识。老年居民对掌握分类方法有困难,他也是不厌其烦地教,“剩菜、剩饭等是厨余垃圾,塑料袋、纸巾等是其他垃圾,要分别投入不同的垃圾桶内……”类似的话语每天都在重复,他表示就是要依靠每天一点一滴的努力,将垃圾分类的理念渗透到家家户户。 社区推进垃圾分类的过程中,难免遇到些阻力,有的居民不理解不配合也常见。保利心语的社区书记王欢说:“都振东是社区居民,跟大家都很熟悉,他带头分类,再宣传劝导小区内的居民,居民更易接受,对我们工作帮助很大。” 分类经:玻璃瓶要清洗干净并晾干后才能成为可回收物,可以用洗菜水对其进行清洗。一些体积较大的可回收物比如塑料瓶、易拉罐,可以先踩扁,这样就能缩小占用的面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