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桐乡市完善三体系“破题”装修垃圾分类处置助力“无废城市”建设近年来,桐乡市全面贯彻《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嘉兴市建筑垃圾管理条理》,着力在装修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上做文章,不断完善配套设施、收集运输、循环利用“三大体系”,成功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各方参与”的“收集—中转—分类—再生利用”“无废”循环之路。截止2022年底,全市累计已分类处置装修垃圾99.87万吨,处置率达100%,综合利用率达到96%,成功创建“装修垃圾分类示范小区”70个、“装修垃圾示范村”22个。 一、完善配套设施体系,夯实源头分类基础 一是设施建设“三同步”。将装修垃圾堆放点落地作为新建项目(小区)验收前置条件,加强建前审核、建中监督,建后竣备的过程管理,确保装修垃圾堆放点与小区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实现新建小区100%配套建设垃圾分类集中投放设施。2022年完成70个小区垃圾堆放点建设。 二是垃圾投放“四分类”。推进老旧小区装修垃圾投放点改造,所有进场装修垃圾严格按可再生利用原料类、可再生利用燃料类、危废类和其他不可利用类等4种不同类型分别堆放,对达不到分类标准的禁止进场处置。2022年完成55个老旧小区垃圾投放点改造。 三是中转服务“全覆盖”。以“布点合理、方便收集,环保绿色”为原则,严格落实1村1收集点,1镇(街道)1装修垃圾中转站,科学设置装修垃圾中转站13个,由清运公司负责垃圾收运工作,年均发放装修垃圾处置证约1700张,满足各镇街建筑装修垃圾中转需求,日中转能力达到1300吨以上。 二、完善收集运输体系,推行全程标准管控 一是收运方式“灵活化”。按照小区不同类型制定各自可行的收运方式,物业管理的小区,由物业公司委托有资质的清运公司。开放式小区、沿街店铺则直接拨打“96345”社会公共服务热线委托清运公司,从根本上解决市民装修后垃圾外运难问题。全市目前已有清运公司12家,清运车辆161辆。 二是收运链条“规范化”。明确运输车辆统一喷涂标识,统一安装“两系统一装置”(卫星定位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和全密闭苫盖装置),实现“户籍化”管理,并结合《桐乡市装修垃圾运输车辆记分管理办法》,强化对车辆运输过程的监管。明确收运前、中、后三级要求,装运前做好清运前初步分类,杜绝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前分后混”,对入站垃圾再次把关,对不具备清运资质公司清运和各类垃圾混装的予以拒收,2022年全年实现拒收率0%。 三是收运监管“智慧化”。推行电子联单管理,通过GPS定位、监控、地磅等设备远程监管收运、进场情况,统筹垃圾产生收集、运输转移、接收消纳全环节,分类企业凭单结算,出现分类不彻底等问题则按规定扣除结算费用。实现中转站至资源化利用公司的转运量提升20%,中转站每日进站车辆减少37%。 三、完善循环利用体系,破解末端“无废”难题 一是强化处置能力。扶持民营企业自主研发设备和分类流水线,通过精细化处置工艺,将装修垃圾经过分拣、粉碎和筛分后进行不同方式地再生利用。全市已有装修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3家,具有每年2.4亿块新型环保砖的生产能力。其中河山装修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处置能力已从14.4万吨提升到25.55万吨,已成为嘉兴装修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龙头企业,并计划于2023年10月完成改造后达到年处置能力60万吨的生产规模。 二是强化资源利用。装修垃圾分类后,将其中水泥块、砖块等作成环保型新型墙体材料,废旧塑料、纸张等通过废品回收后再生利用,剩余的木屑等燃料类用于焚烧发电。2022年共分类装修垃圾23.91万吨,分类生活垃圾1.64万吨,转化为新型建筑材料9958万块,发电490余万千瓦时。 三是强化危废治理。依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将装修垃圾中混入的废弃油漆桶、气体罐等危险废弃品,通过政府公开招标,委托专业危废弃处置企业统一处置,着力解决垃圾分类后危废处置难题,减少环境污染风险,2022年完成招标金额348.3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