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丨南京垃圾分类两周年 听市民留言怎么说南京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迎来了两周年。 数据显示,目前,南京市日均收集处理厨余垃圾1923吨、低价值可回收物1000吨、有害垃圾424公斤,较全面分类前分别增长约108.6%、1786.8%、73.6%,日均收集处理其他垃圾下降633吨,较全面分类前下降7.35%,实现“三增一减”。 不容忽视的是,在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问题、难点依然存在。当地城管部门人士坦言,南京的垃圾分类工作仍处于不平衡、不充分、有反复的“拉锯”阶段。“小区内环保小屋迟迟未建设”“不少居民还未养成分类习惯”“垃圾中转站选址不合理”……今年以来,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不少南京市民针对垃圾分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留言、建言,大都获得了积极回应。 垃圾亭房选址众口难调 2020年11月1日,《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南京正式进入生活垃圾全面强制分类时代。两年来,垃圾分类在当地部分小区遭遇“落地难”。 今年7月,浦口区江浦街道四季嘉园居民张女士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反映,小区垃圾桶露天存放,环保小屋建设一拖再拖,迟迟没有进展。 正如张女士留言所反映,垃圾亭房选址难是垃圾分类推进遇阻的一个重要原因。部分居民基于“邻避效应”,担心垃圾分类收集点如建在自家附近,会对身体健康、环境质量和房屋资产价值等带来不利影响。 四季嘉园的环保小屋建设为何难以推进?江浦街道办回应称,原计划在小区南门、北门、8栋、12栋旁各建设一个垃圾分类收集点,4月8日在小区内进行了公示,后又邀请社区、物业及部分业主代表召开座谈会。尽管江浦街道已完成收集点建设项目招标流程,但因居民意见高度不统一,街道综合执法局暂停了收集点建设工作。人民网最新了解到,该小区环保小屋目前仍未能启动建设。 建邺区丹桂园4栋居民刑先生则反映,他们小区的垃圾投放点位设置在居民楼架空层,存放小区内数百户居民生活垃圾,让楼上居民直接在垃圾上生活,降低了生活幸福感,希望街道牵头另行选取点位。据了解,2020年11月,该小区在架空层内设置了两个垃圾分类亭和一个垃圾分类房,在小区进行公示时没有收到居民反对意见。针对相关问题,建邺区兴隆街道在今年5月、7月先后两次做出回复,最终表示,“下一步根据情况做出重新选址。” 针对点位设施尚不完善的情况,南京市城管局环卫处副处长龙瑞表示,部分小区因为空间受限或邻避问题,垃圾收集设施不足,特别是老旧小区问题突出;后续将继续完善设施建设,宜房则房、宜亭则亭、宜桶则桶、宜车则车,通过补充、扩容、完善、调整,提升小区垃圾分类收集设施硬件水平。 垃圾车噪音也是“槽点”之一 梳理市民留言发现,因部分居民距离垃圾投放点较远,随意丢弃垃圾的情况时有发生;部分小区垃圾桶疏于清洗,垃圾分类亭房周边不注重保洁,由此造成一些异味问题。 “融侨悦城垃圾分类房周边卫生有待加强,尤其是夏天的时候,气味很重。”对此市民韦先生的留言,江宁区东山街道办事处回应称,街道、社区及时与融侨悦城物业公司协商,提高垃圾分类督导员工作效率,做到每天冲洗垃圾桶,确保厢房周边环境整洁,消除气味问题。“街道反馈及时,问题很快就解决了。”韦先生说。 噪音污染也是市民在意的“槽点”之一。玄武区紫金南苑10栋居民马女士称:“每天早上被垃圾车噪音吵醒,垃圾分类点设置一年多以来睡眠质量严重下降。” “根据南京市货车禁区通行规定,黄牌货车每日7点至9点禁止在长江以南绕城公路以内行驶。为了保证及时将小区生活垃圾运至中转站,收运时间只能在7点之前。紫金南苑总共有6个生活垃圾收集点位,每天垃圾清运车基本都是在早晨6点半左右开始进入小区清运垃圾,并且将10栋和13栋之间的收集点位调整至最后进行收运。”孝陵卫街道办表示,在符合南京市交通管制要求的前提下,为了还居民一个安静的人居环境,街道已督促垃圾清运人员在作业过程中规范操作,禁止喧哗,将噪音降至最低。 针对上述现象,龙瑞解释称,相较两年前,部分小区针对垃圾分类的人员配备减少,桶边督导弱化,有的甚至已经没有。再者,小区物管单位没有切实负起垃圾分类责任人角色,垃圾分类收集点的日常保洁、管理和对居民的引导不到位。 而小区物管单位也有苦衷。物管从业人员邓先生留言反映,根据《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物业服务企业是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但物业的困难在于因此造成的人力成本增加,而物业费长时间无法上涨,造成对垃圾分类管理“心有余而力不足”。 南京师范大学学生郑梦娟在留言中建议,除了加强硬件建设,更要搭建“加强垃圾分类操作教育”的软环境,运用更为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社区管理者和分类指导员应改善宣传资料的可操作性,并丰富分类指导的形式,将现场指导、入户指导、集中培训等相结合,提高居民知晓度和参与度。”郑梦娟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