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洛:构建生活垃圾分类“五个体系” 助推国家园林城市建设2019年底商洛市启动实施中心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坚持“党建引领、政府推动、行业主导、属地管理、示范带动、先易后难”的原则,致力于生活垃圾分类五个体系建设,促进五大变化,助力商洛市生活垃圾分类行稳致远,为商洛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发挥积极促进作用。 健全组织体系,由共识到共为 建立体制机制,完善顶层设计,高位协调推进,让实施垃圾分类由“共识”到“共为”。一是成立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32个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中心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和“管行业就要管垃圾分类”的原则,夯实各级责任,明确商州区、商洛高新区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各部门推动行业领域工作落实,强化行业监管。二是出台配套政策。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商洛市中心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暂行)》《商洛市中心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批复实施《商洛市中心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专项规划(2022-2035年)》。市垃圾分类办印发了年度方案、容器设置标准、指导目录等配套文件46个。三是实施多元共治。参照省级9部门的工作模式,借鉴创卫创园的成功经验,组建了中心城市生活垃圾分类10个工作组,由各组牵头单位对成员单位开展日常督导、季度评估工作。基本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四是加强联动推进。商洛市建立了垃圾分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召开观摩会、推进会、联席会4次。近期,市委组织部印发了《关于深化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 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健全生活垃圾分类市、区、街道、社区、网格五级常态化联动工作机制。 加强宣传教育引导,营造全民参与的社会氛围,使垃圾分类参与者由“少数”变为“多数”,强化民众垃圾分类意识,促进养成垃圾分类习惯。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号召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践行垃圾分类,争当垃圾分类宣传员、引导员和督导员,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80余次。二是加强宣传培训。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八进”宣传活动300余场、专题培训30余次、文艺汇演50余场,利用商洛日报、商洛电视台及城区电子屏刊播公益广告2900余条,编印分类指南、指导手册、指导目录等资料31800余份,发放环保袋、扇子、围裙等宣传品6000余件。同时,广泛推广应用商洛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LOGO标志和卡通形象。三是夯实教育基础。切实从娃娃抓起,开展垃圾分类“进校园、进课堂、进读本”和“小手拉大手”等活动180余场次,完善“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教育引导机制。 完善设施建设,做到“一种垃圾,一种垃圾桶,一类车辆收运,一类设施处理”,确保生活垃圾“分得清、收得齐、运得走、处理好”,建立生活垃圾分类由源头到末端的全流程闭环链条。一是配备分类设施。按照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设置规范,各单位合理配备了分类垃圾桶、投放亭等设施。城管部门配备分类垃圾桶21200个、设置分类投放亭128个、提升改造垃圾分类投放站72个, 购置各类收运车辆110辆。并在6个小区安装智能垃圾分类投放站,以积分兑换小礼品的方式,提高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二是做好收运处置。有效衔接垃圾分类投放、收运、处置,有害垃圾、可回收物采用箱式车辆定期收运,厨余垃圾、其他垃圾采用密闭自动卸载车辆“日产日清”,避免“先分后混”“混装混运”。目前,可回收物主要采取上门回收、流动收购、站点交易等方式回收利用。有害垃圾由商州区垃圾清运大队每月25日进行收集暂存,交由省内具备资质的单位接收处置。厨余垃圾由商州区餐厨垃圾处理中心每天定时定点收集处置。其他垃圾由商州区垃圾清运大队每天定时定点收集,经中转站压缩后运至垃圾处理场进行卫生填埋。三是强弱项补短板。商洛市积极申报省级支持项目,累计争取到省级专项补助资金2000万元,加快“两个中心、一个暂存点、一个基地”建设和餐厨垃圾处理中心提升改造。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加强资金监管,提高资金绩效。 按照“试点先行、示范带动、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思路,推进垃圾分类由点及面,连片成面,全域覆盖。一是实现公共机构全覆盖。初期,市机关事务局、市城管局等10个示范点率先实施,示范带动公共机构全面推行。持续推进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宣传常态化、设施规范化、投放精准化、管理制度化,确保其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达到100%,分类准确率在80%以上。二是建成三个示范片区。对商州区四皓片区、丹南新区和商洛高新区亚迪大道(三贤路以西)沿线的学校、医院、小区等进行撤桶并点,规范分类标识,完善分类设施,实施分类投放、收运和处置。三是推进省级示范区建设。商州区委、区政府印发了《商州区省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按照省级“1+3+X”的总体思路,推进示范区建设,辐射带动我市各县逐步开展垃圾分类。四是积极开展创建。市委宣传部等6部门印发创建工作方案,2021年首批创建成27个垃圾分类达标和示范单位、学校、小区,为行业树立标杆,并涌现出19个先进集体、33名先进个人。2022年,建立了中心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达标和示范小区创建奖补机制。 经过三年的创新实践,使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由粗放式变为精细化,提高分类成效。一是创新管理模式。探索总结形成“四分三定一督”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模式,即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四分法”对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进行“定时、定点、定人”,“面对面”桶边督导,受到省住建厅充分肯定,被写入《商洛市县城建设管理导则(试行)》进行推广应用。二是建立专职队伍。商州区招聘320余名公益岗位人员作为专职督导员,在55个物业管理小区的190多个垃圾分类投放站,按照“四分三定一督”实施精细化管理。三是细化监督管理。进一步发挥社区垃圾分类“主阵地”的作用,建立“社区+物业+城管”的监督机制,压实责任,细化任务,督促物业公司切实履行设施维护、宣传引导、日常管理等职责。四是强化督导考核。按照住建部、省住建厅月评估、季考核“指挥棒”的要求,连续3年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纳入目标责任考核。对10个工作组涉及110多个单位开展季度考核11次、暗访抽查12次,印发督办5份、通报10期。商洛市在住建部、省住建厅的评估考核中均位列第一方阵。 生活垃圾分类是民生实事、环保要事、发展大事,也是商洛打造“一都四区”、开展“六市联创”和高质量发展的一块不可或缺的“基石”。为此,商洛市将凝聚共识、铆足干劲,踔厉奋发、久久为功,进一步体现新担当,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坚决打赢垃圾分类这场攻坚战和持久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