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包垃圾乱丢弃成垃圾分类顽疾,上海倡导市民“随手拍、随手改”上海市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已经3年多,成效如何,怎样进一步调动市民参与垃圾分类志愿服务? 2021年11月6日,上海,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现场,一名观众将垃圾分类投放。视觉中国 资料图 11月29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市绿化市容局获悉,2022年以来,除受疫情影响外,全市可回收物分出量6912吨/日,有害垃圾分出量2.07吨/日,湿垃圾分出量9328吨/日,干垃圾清运量15552吨/日。湿垃圾分出量基本稳定在干湿垃圾总量35%左右,可回收物回收量基本稳定在日均7000吨左右,有害垃圾分出量日均2吨以上,与2021年生活垃圾分类实效基本持平,全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保持良好势头。 目前,上海全市生活垃圾处置能力达到3.4万吨/日,相较于条例执行前的2018年增长1.5倍。全市已建成可回收物回收服务点1.5万余个、中转站198个、集散场15个,到今年年底,全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预计可达到42%。 不过,小包垃圾乱丢弃一直是垃圾分类中的顽疾,随意丢放的行为很可能引发“破窗效应”。为此,“垃圾分类‘随手拍、随手改’志愿服务百日行动”于2022年11月29日至2023年3月15日在上海全市范围内展开,主要针对垃圾分类中小包垃圾乱投放、乱丢弃等不文明行为,通过随时发现、随时整改的方式,巩固居民垃圾分类习惯,提升垃圾分类实效。 上海市绿化市容局表示,该活动号召全体市民参与,倡导“人人都是监督员、人人都是志愿者”的垃圾分类新风尚。志愿者可通过“随手拍、随手改”微信小程序、“绿色上海”微信公众号参与活动,发现小包垃圾乱丢弃的现象后,分别在整改前、整改中、整改后拍摄照片,按照小程序提示上传3张照片,小程序后台审核通过后,将自动记录为1次有效的志愿服务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