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莱山区以垃圾分类为抓手,打造生态宜居绿色生活环境居民放置小绿桶。 生活垃圾分类服务站。 清运小区内的厨余垃圾。 拥抱蓝天碧海,畅享魅力莱山,这里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山环水抱、风光旖旎。今年以来,莱山区以垃圾分类为抓手,打造生态宜居绿色生活环境。在这里,一幅幅“垃圾分类,让城市更美”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重塑“体系链” 全程精密管控 自莱山区城区推行“厨余垃圾小绿桶”的分类模式以来,小区内配备分类智能箱、分类亭、生活垃圾分类服务站等各类设备,城区56个小区投放分类亭495个。现在,这些“可驻足、可观赏、可分类投放”的“小亭子”成了莱山区城区一道靓丽的风景,分类投放垃圾已成为居民的好习惯。 城区实行公交式收运方式,以精准的“四定”即“定人、定时、定车、定路线”模式来清运小区内的厨余垃圾。今年以来,莱山区以城乡统筹为重点,对104个加入到垃圾分类中的农村村居施行“因地制宜”的政策。针对有楼区的村居,施行“一桶两收运”的方式,即每户配备一个厨余垃圾小绿桶,早晚两次收运厨余、其他垃圾,设立置桶架,方便居民放置小绿桶。对没有楼区的村居,施行“两桶一收运”的方式,即每户配备一个厨余垃圾小桶、一个其他垃圾小桶,根据情况一天至少收运一次,进一步实现了农村村居厨余垃圾统一清运、统一处置。 攻坚“重点难点” 科技赋能智慧管理 户户有“芯片”。厨余垃圾小绿桶底部的集成芯片内含城区、村居户主信息等,给垃圾桶上了“户籍”,万一出现丢桶现象,找宣导员补桶后可重新对应户主信息。 厨余垃圾“慧眼识别”。清运员将小绿桶放置于智能秤上,智能秤自动识别后,垃圾重量、分类正确与否等信息会实时上传至大数据后台,自动记录、汇总并积分。 垃圾分类智慧化。目前,市场化服务企业蓝天环境搭建了“垃圾分类生态大数据监控指挥中心”,功能包含用户总量、三率(知晓率、参与率、投放准确率)信息、设备点位图、厨余垃圾投递次数等,以数字化技术助推城市发展和治理模式创新。智慧化系统使垃圾分类投放环节智能化、收集环节便捷化、运输环节数字化、处理环节透明化、全流程管理精细化。依托大数据平台,全节点攻坚,全流程把控,形成分、投、收、运一体化管理体系。从源头减少厨余垃圾,为清运车辆配备智能秤,对厨余垃圾重量、垃圾投放者、垃圾分类正确与否和汇集情况实时上传数据和照片,数据分析后呈现给各级管理者,作为管理决策的依据。 织密“宣传网” 管理理念智慧化 “人”是垃圾分类工作的核心,大环境会影响人的行为习惯,人与环境的平衡状态将促进人的素质养成,传播健康生活理念。以科技手段推动垃圾分类,再以垃圾分类成果影响居民行为,继而塑造文明理念,是莱山区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目的。 全民参与,入户宣导。全面普及垃圾分类知识,规范垃圾分类全流程,让居民形成认知改变和行为改变的正向循环。广泛调动群众积极性,开展走进千家万户“敲门行动”。大力开展各类宣导活动,切实提高自主分类准确率。 趣味活动不可少。为进一步深化生活垃圾分类理念,鼓励引导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文明生活习惯,莱山区持续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力度,常态化开展“垃圾分类 你我同行”进社区、村居宣传活动,动员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垃圾分类,努力实现全民参与、多元共治的良好氛围,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线上宣传。全面推广实施生活垃圾分类,传导引导是重中之重,莱山区结合各大媒体、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平台,以视频、图像、文字等多种形式配置一套推送宣传体系,线上向居民推送垃圾分类信息,截至目前,发表公众号推文300余篇,发布视频80余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