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垃圾之家、童星驿站,南京这个垃圾分类典范校园有创意校园内设立了垃圾之家、童星驿站,孩子们回收可回收物可以兑换相应的奖励,从小养成垃圾分类习惯。4月20日,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位于南京栖霞区的南湾营小学已经坚持垃圾分类8年,成为垃圾分类典范校园。 △老师在帮学生称重可回收物 在南湾营小学操场附近,学校垃圾暂存点——“垃圾的家”就设在这里。各个班级的环保小卫士拎着蓝色的可回收物桶来到这里,老师帮着称重,并给孩子们兑换积分、环保币。 在教育楼的二楼,这里设置着童星驿站,驿站内摆放着文具、零食等兑换物品,同学们可以凭借环保币兑换五彩券,再用券兑换相应的奖励。 △学校设立的童星驿站 李翔同学兑换了一支铅笔,他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每回收一斤可回收物,就可以得到一个环保币,集齐10个就可以兑换一张五彩券,拿着五彩券可以来驿站兑换文具、零食等奖励,也可以兑换“点一首歌、获得和校长合影、与老师共进午餐”等个性化奖励。“这个活动很有趣,也增强了我们的环保意识,大家都很乐意参与进来。”李翔说。 此外,学校在2017年建成了“自然之声环保馆”,这里设置了环境警示区、课堂教学区、观摩研讨区和馆外作品展示区。全校的学生都会定期来参观,学生每个月都会在馆内进行相关课程的学习,师生还在这里进行专题研讨。当天,老师正在教孩子们用废弃的果皮制作酵素,孩子们听得格外认真,还参与动手制作。 △老师在教孩子们制作酵素 太阳城小学教育集团南湾营校区校长余秀萍介绍,学校开展垃圾分类已有8年。从2016年5月到2017年4月,学校建立垃圾分类项目核心教师团队,历时11个月,反复研究,编写了面对不同年级的垃圾分类项目校本课程的读本——《自然之声》。低年级课程主要围绕“垃圾是什么,垃圾从何而来”编制课程内容;中年级课程从学科融合角度,主要围绕“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垃圾如何处理”编制课程内容;高年级课程从关注社会角度和“垃圾归向何处”的问题编制课程内容。目前垃圾分类项目校本课程分解在6个年级12个学期进行,落实到语文、数学、科学、思想品德等各学科的教学之中,垃圾分类项目成为了各学科教师共同参与的全校性项目。 |